关于对全州建材生产企业动态核查的情况通报
关于对全州建材生产企业动态核查的情况通报
各县市住建局、高新区建管办: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州建材企业的动态服务,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省主管部门关于动态核查工作的要求,全面落实《湖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州资源建设局检查组对全州部分建材生产企业开展了动态核查(第二阶段),并同步开展产品抽样检测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动态核查工作于10月中旬至11月展开,分别对11家建材企业进行了现场抽样检测,其中5家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企业,6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核查中发现问题15条,下达整改通知书5份。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对宣恩县、来凤县住建局分别下达工作督办函。
二、核查情况
(一)企业资质情况。经检查组动态核(抽)查,预拌混凝土企业除恩施市孺子牛公司齐丰搅拌站正在筹办外,其他企业均具备有效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大部分企业满足资质生产要求,净资产符合2500万元以上的条件,关键岗位人员满足要求及具备相应技能;生产设备、运输设备等满足要求;实验室设施、人员配备基本满足要求。少数企业技术人员不足、自备搅拌车不足,鹤峰县预拌混凝土企业信息化、厂区管理及人员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二)企业质量管控情况。大部分预拌混凝土企业能够较好落实质量管控主体责任,实验室建立有实验操作、管理等相应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负责人及实验人员具备专业技术条件和能力。普遍存在问题有:一是部分企业存在原材料储存区标识不清、标识错误或无标识,相关人员未按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收样签字等问题;二是混凝土实验及搅拌楼仪器设备定期通过法定机构检定并出具检测报告登记不规范,存在设备档案、设备台账、设备维修保养记录不健全,部分仪器设备不在检定有效期内问题;三是原材料堆场实行封闭式管理不够,存在原材料混堆问题;四是存在料仓标识牌信息错误或损坏,原材料型检报告过期或丢失等问题。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质量问题,已责令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限期整改。
(三)企业绿色生产情况。预拌混凝土行业“三封四配一硬化”绿色环保生产管理水平向好,搅拌楼采用整体封闭的方式,生产控制室与搅拌楼隔离,采用远程监控操作,本次检(抽)查仍有1家企业搅拌楼未封闭设置;混凝土搅拌机需设有收尘设备,料仓未实行封闭式管理且未安装喷淋抑尘装置,少数企业砂石料半露天堆放产生扬尘污染;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大部分安装了4G定位系统监控车辆运输及浇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外表干净整洁,并装有防遗撒装置,少部分企业车辆清洗设施简陋,混凝土运输车清洗不干净、未安装GPS定位系统。
(四)样品抽检情况。从抽检的骨料、外加剂、混凝土结果看,绝大部分企业原材料、产品质量控制满足规范要求,但也有极少数企业存在原材料进场把关不严、外加剂保存不科学、留样不规范等情况。其中建始县固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抗压强度不合格。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竞争无序。少部分企业长期处半停产状态,行业整体不景气、货款回收困难,在人员配备和质量管控方面降低标准,且不愿意在搅拌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绿色化生产方面过多投入,对建筑工程质量存在潜在风险。
(二)对无资质搅拌站查处不彻底。2023年6月在全州开展无资质搅拌站整治活动后,根据2023年无资质搅拌站整治行动掌握的情况,2024年8月22日-9月3日在全州组织存在无资质搅拌站问题的县市对整治工作进行了“回头看”并提供佐证材料,现全州发现新的无资质搅拌站线索2条,分别为咸丰县金泰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和宣恩县家盛建材有限公司高罗分站(筹)。无资质搅拌站整治行动“回头看”行动中对2家企业的情况进行了再次核实,咸丰县金泰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已停工停产,宣恩县家盛建材有限公司高罗分站(筹)已停工停产并计划拆除。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行业监管服务力度。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压实责任、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支持指导“厂区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有序、绿色生产环保、服务优质高效”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搅拌站建设,为优质建设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二)进一步提高散预平台对接率。根据省预拌混凝土主管部门要求,预拌混凝土企业在散预平台应接尽接,截止2024年12月,恩施市接入平台5家,利川市接入平台8家,建始县接入平台4家,巴东县接入平台3家,宣恩县接入平台4家,咸丰县县接入平台4家,来凤县接入平台3家,鹤峰县接入平台3家。各县市应继续协助企业接入散预平台,提高平台对接率。
(三)进一步落实绿色建材入库上链。绿材链和绿色建材库均为建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各县市应积极落实,协助企业入库上链,提高本地企业竞争力,提高当地绿色建材应用率。
恩施州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12月27日